大家好,我是米朵,寫最暖心的文字,治愈孤寂的心,關注我,溫暖你。
佛偈有雲:
「若問前生事,今生受者是。若問後世事,今生做者是。」
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
一個人越過越好的福氣,來自于本身的修養。
謙卑做人,低調做事
謝覺哉《不惑集》中寫道:
「一知半解的人,多不謙虛;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,一定謙虛。」
半桶水,晃得最響。
而發大財的人,悶聲不響。
《荀子》中說:
「怠慢忘身,禍災乃作。」
社會複雜,越是高傲自大,沒有恭敬之心,越容易得罪人,最後吃個大虧。
唐朝詩人白居易,常懷謙卑之心來作詩。
他每次寫好了一首詩,都會先念給放牛娃、老婦人聽。
若是這些人都聽不懂,白居易則反復修改,直到大家都能理解,並且稱讚,才算真正的定稿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虛心,白居易獲得「詩魔」和「詩王」之稱,寫出千古佳作:
「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」
大海處于低勢,所以容納萬物。
高山靜默無言,因此俯瞰眾生。
「盛滿易為災,謙沖恒受福。」
餘生,謙卑做人,低調做事。
自律運動,勤時讀書
聽過這樣一句話:
「運動,讓身體健康,讀書打開眼界格局。一個人,要麼忙著運動,要麼勤奮讀書。」
愛運動的人,身體不會太差。
勤讀書的人,眼界不會太低。
歐陽修在《歸田錄》裡提出「三上讀書法」:
他說:
「余平生所作文章,多在『三上』,乃『馬上』『 枕上』『 廁上』也,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。」
歐陽修一生喜歡讀書寫作,就連在馬背上、枕頭上、廁所上,都離不開書卷。
思想家朱熹說:
「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。」
現代人生活碎片化,離不開手機,沉浸在熱搜新聞中。
也許我們沒有古人勤奮,但是可以抽出睡前的10分鐘,讀些經典古籍。
時間久了,思想、眼界自然跟其他人不一樣。
讀書明智,運動強身。
靈魂和身體,都需要兼顧。
袁隆平先生到90歲,依舊堅持運動。
他喜歡排球、游泳,年輕時還在校運動會上拿過冠軍。
平常工作再忙,也會在田邊走路散步,不讓自己鬆懈下來。
一個人真正的自律,就是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。
不虛度、不頹廢、不懶散,好運氣自然會聚集到你身邊。
糊塗是福,看淡得失
作家亦舒在《薔薇泡沫》中說:
「做人要含蓄點,得過且過,不必斤斤計較,水清無魚,人清無徒,誰又不跟誰一輩子,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。」
聰明易,糊塗難。
放一著,退一步,當下心安。
寒山是唐代詩僧,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名。
少年時,寒山過著富家子弟生活,多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,但是卻落選。
帶著一身傷痛,寒山浪遊天下,最後在天臺山國清寺隱居。
每日與高僧對話,粗茶淡飯,竹林清風,頗有一番山林逸趣。
他寫道:
「碧澗泉水清,寒山月華白。默知神自明,觀空境逾寂。」
寒山看淡名利,做一個糊塗之人,半醒半夢,半藏半顯。
「不如百不解,靜坐絕憂惱。」
世間萬物,以清靜為妙,一些事、一些人,不必耿耿于懷。
容顏易老,年華易逝,一切所得,皆因所失。
餘生,做個糊塗的人,隱逸林泉,詩酒為伴,不與世爭。
聽過這樣一段話:
「面子再重要,也比不上日子。面子再好看,也比不上內心地自在舒坦。」
一個人越過越好的跡象,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。
謙卑做人,福氣延綿;
讀書運動,富養自己;
難得糊塗,悠然自得。
所謂的上坡路,就是勤奮踏實,不去攀比,越走越遠。
願我們都能事事順利,活在當下。
在這裡我將每天与大家分享正能量。愿你岁月静静晃,甘苦慢慢尝,好的感恩收藏,坏的无需去想;快乐从不假装,此生尽兴赤诚善良。記得關注我,欢迎留言讨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