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米朵,寫最暖心的文字,治愈孤寂的心,關注我,溫暖你。
01
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。
人是有感情的,否則就和牲畜無異了。
可是,感情是需要控制的,一旦感情氾濫成災,就會害人害己。
對別人太好了,別人就會當成理所當然。
愛情導師塗磊說:「愛人七分足矣,剩下三分愛自己。」
想要活得好,既要學會愛別人,也要學會愛自己。
真正活得好的人,大都「六親不認」,與人交往時,堅持「心狠」。
02
借錢,認人品,不認感情。
莎士比亞說:「不要借人錢,也不要問別人借錢,借人錢的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。」
這年頭,誰賺錢都不容易,請捂住自己的錢袋子,別輕易借錢給別人。
借錢給別人,弄不好就變成了仇人。錢給了別人,連感情也弄丟了。
十年前,我的一個同學,開了一家小酒吧。因為周轉不靈,他打電話向我求助。我二話不說,借給他五萬塊錢。
當時,我也沒有想過,他什麼時候還錢。
可是,後來發生的事情,讓我很意外——他把酒吧轉讓之後,去了深圳創業。從此銷聲匿跡。
再一次見到他,是在同學聚會上。他隻字不提還錢的事情,還在同學群裡炫富。
老家有句俗話:「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。」
包子打不痛狗,還會被狗吃了。
想要過好日子,就必須要讓自己富起來,沒有錢,寸步難行啊。
既要努力賺錢,還有捂住錢袋子,學會守財。不輕易借錢給別人,煩惱就少了,內心就踏實了。
人情來往,多喝酒,多吃菜,少談錢。談錢看人品,不重感情。不管誰來借錢,別滿口答應,多「猶豫不決」,甚至「斷然拒絕」。
03
社交,認質量,不要數量。
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裡講了一個「割席斷交」的故事。
管甯和華歆本是同學,因為華歆讀書不專心,圍觀街上的熱鬧事件,管寧和他斷絕交往。
和自己不同路的人,何必去交往呢?
有人說:「低質量的社交,不如高質量的獨處。」
但凡無用的社交,都要舍去,不管對方是誰。
真正活得好的人,和以下幾種人,都斷交了。和自己交往的人少了,感情反而更加真實了。
第一,面善心黑的人。表面上很熱情,背後卻搗鬼的人,讓人脊背發涼,時不時都會冒冷汗。與其常常防備別人,不如主動斷交,一了百了。
第二,毫無誠信的人。誠信是立身之本,你遇到不誠信的人,就遠離他,否則你會沾染他的陋習,會被他的「標籤」連累。
第三,吃吃喝喝的朋友。天天參加飯局酒局,吃飽喝足了,但是時間浪費了。大家在一起吹牛,毫無意義。放下酒杯,誰都不記得誰。
第四,瞧不起別人的親戚。看別人的臉色,這是最難受的事情。即便是夫妻,也不能隨便給臉色看。因此,親戚交往,那些看不起你的人,就不要交往了。
比方說,你提著禮物去拜訪親戚,結果「坐了冷板凳」,滋味不好受。不如在自己家吃飯。
第五,見利忘義的人。今天對你笑,明天因為利益的事情,就馬上翻臉。或者,一開始就是為了貪圖你的利益,讓你防不勝防。這樣的人,還是不要交往為好。
人在社會上混,需要親戚朋友,但是不需要不真誠的親戚朋友,盲目迎合別人,只會弄丟自己。
04
利益,認規矩,不講面子。
無規矩,不成方圓。
不按照規矩辦事,傷害的總是你自己。
前天,我的一個朋友小米,和合夥人吵起來了。
小米開了一家蛋糕店。小米出錢,另外一個合夥人出技術。兩個人苦苦經營了兩年多,賺了幾十萬。但是在分錢的時候,鬧了矛盾,誰都認為自己更辛苦,投資更大。
當初是口頭協議,因此導致現在都沒有辦法「評理」。
大家都建議小米打官司。可是,真的要打官司,也是自己吃虧啊。
現實生活中,常常有這樣的事情——親戚朋友交往時,借錢、合作都不會簽訂協定,不會考慮到方方面面。一旦扯皮,就只能自認倒楣了。
聰明的人,都懂得「醜話講在前面。」
所有扯不清的事情,都是沒有道理的,不守規矩的。
人與人交往,既要互惠互利,還要「循規蹈矩」。
作家海岩說:「要想把人做好,你就記住三句話:待人真誠,做事規矩,態度謙恭。有這三條,就算齊了。只要做到這三句話,任何環境,都能容你。」
礙于面子,不立規矩,害人害己;放下面子,立下規矩,合作共贏。
不願意立規矩的人,心中有鬼;不按規矩辦事的人,貪得無厭,都要從生命裡踢出去。
05
一個人真正變強,是從獨來獨往開始的。
莊子說: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」。
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,才能真正與萬物對話,與自然同步,和自己和解。
一個人活得好不好,不僅僅是物資上是否滿足,還是精神上是否豐滿。
有沒有朋友,是順其自然的事情;親戚好不好,不是你一個人可以決定的;夫妻緣分,不是一廂情願,而是兩廂情願。
當然, 「六親不認」的意思,不是讓你和所有的人都斷交,而是保持合適的距離,和不合適的人減少來往,拒絕惡毒的人。
堅持做好自己,講規則,有沒有人同行,隨緣就好。
守得住寂寞,才能耐得住繁華。
在這裡我將每天与大家分享正能量。愿你岁月静静晃,甘苦慢慢尝,好的感恩收藏,坏的无需去想;快乐从不假装,此生尽兴赤诚善良。記得關注我,欢迎留言讨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