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米朵,寫最暖心的文字,治愈孤寂的心,關注我,溫暖你。
步入社會的時間越長,越來越覺得:說話是一門藝術,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少不了溝通。
但是,似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說話讓人感到舒適。
有人一開口就輸了,因為他的言語早已暴露了自己的修養。
許是這個社會過于強調利益,才有更多的人會口無遮攔,以「權勢」背書,而絲毫不顧及自己的言語。
正所謂「財大氣粗」也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但是,隨著社會規范對眾人的約束,「好好說話」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。
有一句話說:「做事果敢有溫度,為人柔軟有原則。」
便一語道破了為人處世中的「硬」與「軟」的平衡:果敢做事是結果,說話「柔軟」才是本質。
生活不易,願你我都能做一個高情商的人,懂得這樣說話。
1、不要說話的最後,總加個「但是」
小時候,老師教我們寫作文時,總會告訴我們運用「先抑後揚」的手法,能增加文章的可讀性。
實際上,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門溝通的藝術。
但是,卻總有人習慣于自以為是,對別人「假意」誇獎之後,再加一句「但是」來澆滅他人心中所有的歡喜。
習慣于把「但是」放在說話的背後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人想表現自己的優越感。
畢竟,熟人相見,都想讓自己成為那個「主角」。
記得之前有個朋友聚會,大家在餐桌上聊得甚歡。而後朋友小芳笑著對曉麗說:「曉麗,你今天穿得這件裙子可真漂亮,很襯你的身材和膚色。」
曉麗只覺得小芳在誇自己, 「呵呵」笑得很甜,不曾想小芳在興頭上又補了一句:「但是,你這件裙子應該是模擬款吧。」
說話的聲音雖說不大,但也足夠讓在座的所有人聽見。頓時,曉麗的臉上也沒有笑容,只剩下尷尬。
這種場面,也許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。
即便有人會因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用各種方式給自己撐場面,但是,既然是社交,我們理應包容他人,而不是用言語讓局面陷入尷尬。
因此,說話的時候把「但是」改為「同時」,也許你會發現一片新大陸。
2、不要動不動就說「你應該」
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局面:
小時候,父母訓斥我們會說:「你應該聽我們的話,我們這都是為你好」;
上班後,領導會對我們說:「我是你們的領導,比你們有經驗,你應該按我指示的去做」;
成家後,面對另一半,依然會感受到對方對我們的強勢:「我為這個家付出了這麼多,你應該上交工資卡。」
這些建立在他人利益至上的「你應該」,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道坎,也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遠。
「你應該」三個字,美其名曰是「為對方好」,實際上,卻是剝奪了對方自主決定的權利。
這種強勢,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說這句話的人,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聽到這句話的人。
明明彼此都是關係甚近的兩人,卻因其中一人的「無理取鬧」而關係越來越僵。
這是我們並不想看到的結果。
也許,正如一句話所言:「做每一個選擇之前都要好好掂量,你是不是真的可以承擔後果。」
如此,便能規避很多麻煩。
3、任何時候都不要說「我不會」
做人,就不要把自己的懶惰歸結于外界,畢竟,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動物。
常聽到有人把「我不會」掛在嘴邊,以此來逃避他人的「求助」,或者是害怕付出而放棄讓自己變好的機會。
可是,這樣做有意義嗎?
「我不會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拒絕,而這種拒絕是以一種學習的機會為代價的。
難道,不會的事情我們就不能學嗎?
在這個世界上,存在了很多的不幸,只是我們沒有遇到,才會對生活漠然,甚至對努力不以為然。
有多少人因為身體缺陷而喪失行走或者是拿筆寫字的能力。但是,當生活壓力席捲而來,他們說了「我不會」嗎?
並沒有,他們用腳寫字吃飯,用手支撐著自己的身體行走。這些艱難的動作是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練習,才得以熟練。
而我們呢?為什麼就不能把「我不會」改成「我可以學」呢?
有一句話說:「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都糟蹋以後,才開始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。」
深以為然,我們對未知的事情望而卻步,不過是因為自己還擁有某些「最好」的東西。
但是,你有想過這些東西也有失去的一天嗎?但凡你能未雨綢繆,就會學習更多的東西,來彌補即將失去的事物。
如此,甚好。
4、講完一個東西,不會總問別人「你理解嗎」
在生活中,我們總是習慣于表現自己的優越感,以此來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。
其實,這不過只是虛榮心在作祟,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任何良好的感覺能夠永存。
只有自己懂得欣賞自己,才是最珍貴的優秀。
不過,總有人對此不屑,常對別人指手畫腳,對自己卻不加反省。
最常見的行為就是:
當別人因為困境向你請教一個問題時,你會有板有眼地給對方講解。以此突出你的專業性。
而後,也會很自豪地問一句「你理解嗎?」
這個問題一拋出,對方不論怎麼回答,都能體現你的優越,而讓對方陷入尷尬。
要知道,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你的強項可能剛好是別人的弱項,這都是相對的。難道,你就沒有短板嗎?
一般,高情商的人都會把「你理解嗎?」換成「我講明白了嗎?」
如此一來,既能體現出自己的謙虛,又能幫助到別人,這樣何樂而不為呢?
有人說:「把人生變成清晰問題,或者只是清晰。就沒有所謂的問題,而只有如何清晰與行動。沒有糾結,沒有懷疑,沒有隱隱的怨恨,與心有不甘的禮貌與道德。」
誠然,人生的問題很多都是溝通的問題。在社交中,最重要的不是表現自我,而是給對方一種舒適感。
畢竟,沒有誰不喜歡有禮貌和有道德的人,而你站在對方角度說的話也將會為你樹立一個正面形象。不是嗎?
結語
高情商的人,都懂得好好說話。
而我們,也終將會把溝通作為一門功課去對待。因此,從現在開始,倒不如反省自己的語言,是否給別人造成了傷害。
每當我們在和他人溝通想要脫口而出時,不妨想想這麼說會有什麼影響,而不是把自己的「心直口快」當成「直爽」。
總之,往後的社交中,希望你我都能說話讓人舒適。共勉!
在這裡我將每天与大家分享正能量。愿你岁月静静晃,甘苦慢慢尝,好的感恩收藏,坏的无需去想;快乐从不假装,此生尽兴赤诚善良。記得關注我,欢迎留言讨论~